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系列报道之二十二:突出“两个环节” 实施“三大工程” 新华学院全力以赴促就业

  

 2009年,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安徽新华学院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全力以赴促就业。经过不懈努力,目前2009届毕业生3407人中已就业3131人。

树立坚定的就业理念,突出“两个环节”,实施“三大工程”,全力以赴促就业

    安徽新华学院始终坚定“搞好就业工作就是落实科学发展”的就业理念,明确 “办人民满意高等教育首先是要办就业满意高等教育”的工作目标,在工作中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环节”和“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环节”,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紧密挂钩,同时把职业教育位移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教学中注重学生实习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推行“双证”教育,并在全院范围实施就业篇、礼仪篇等12个篇章、108个课时组成的素质教育工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同时,该院大力实施“机制灵活工程”、“依托和开拓工程”、“化整为零工程”,充分发挥“民办”机制灵活的优势,建立院内就业评估机制,兑现精神和物质奖励,调动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积极性;依托集团优势建立省外就业基地的同时积极拓展学院驻外就业基地建设,目前已建立宁波、上海等六个驻外就业办事处;就业推荐工作中以多种类型的校园招聘会为基础,注重校企合作、批量就业与专升本、选聘生等特色零星就业相结合,同时加强对“双困”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全面实施“包保”责任制。

建立“两支队伍”,形成“三大市场”,落实“两大目标”,凸显一个“实”字。全力以赴做好就业推荐工作

    目前,安徽新华学院已建立了专兼结合的稳定的就业工作队伍,形成了校内招聘会、网上招聘会、就业办事处三大就业市场,并通过二级院系月度考核目标和学院月度考核目标来保证就业工作的稳步推进,踏踏实实做就业、实实在在做服务。

    针对2009届毕业生,安徽新华学院早谋划、快行动,加大就业市场开拓力度,以 “早、多、快、好”的校园招聘会为主导,形成了特色专场招聘会、校内定期市场、网上市场、办事处推荐为一体的的立体化就业推荐模式。目前已针对2009届毕业生举办参市单位百家以上规模的招聘会2场,40家用人单位以上规模的“周三定期招聘会”8场,各类小型规模的特色招聘会47场,网上招聘月活动一期(招聘单位156家),合计邀请787家单位参加学院招聘活动,招聘单位数量为去年同期的1.7倍。

全心全意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

    安徽新华学院在就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程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职业规划引导教育,积极开展毕业生创业教育。董菲菲同学在“第三届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荣获了决赛金奖;连海强同学于2008年5月份获聘为 “安徽省十大创业事迹宣讲员”;朱君同学的特色创业受到《新安晚报》专题报道;获得四项国家发明专利的杨永同学正在组建自己的创业公司。

    学院还积极开展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回访,做实就业服务工作,寻求可持续发展。2008年至今,由院领导牵头,组织招就办、各二级学院负责同志及专职就业市场人员分16批对107家用人单位和562名毕业生进行了回访。2009年4月,学院领导又带领招生就业办公室及相关二级学院负责同志专程赴舒城、巢湖看望部分 “选聘生”,带去学院的问候,并同当地组织部及村委会负责人深入交流。

全程重视首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

    安徽新华学院在2008年初就将2009届(学院首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列为学院当年三项重点工作之一,并于2月份制定了“提前谋划首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十五项具体措施。后期还通过邀请了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知名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为首届本科毕业生作就业指导专题报告;开展本科生就业工作座谈会等形式不断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

    今年四月份,学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200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落实“一把手”工程,推行“一对一”帮扶机制,全面加强首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

全面落实就业工作目标考核

    学院大力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建立了学院、就业指导中心、院(系)、班级“四级”责任体系,完善了“就业工作目标考核制度”,明确各级目标责任,全过程跟踪检查工作落实情况(每月召开就业工作例会,公布各二级学院就业目标完成情况),年终开展就业考评将就业业绩与奖惩紧密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