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 2025 届毕业生们: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每次一元复始都开启万象更新的奋斗。大学生活即将走向结束,各位同学用不懈奋斗为自己的学业生涯画就圆满的休止符,你们每个人都值得我们骄傲、自豪!从现在开始到六月毕业,正是同学们结束校园生活,走向社会的求职关键期。同学们需要锚定自己的人生规划,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创造机遇。
学校高度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全方位开展就业服务,全体教职员工将尽力为大家保驾护航,陪伴同学们一起奋进当下,赢得未来。在此,我们向全体毕业生发出以下倡议:
一、审势笃行,找准定位
据统计,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整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但困难与机遇总是相辅相成。新兴行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传统产业也在经历着转型升级的深刻变革,新的岗位和岗位的新需求是同学们就业和发展的突破口。同学们要客观认清就业形势,合理调整就业预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科学规划个人职业生涯,树立正确就业观和择业观,合理调整就业预期,积极就业,主动迈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二、锐意进取,坚定信心
就业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可能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也许你们精心准备的面试,最终却未能收获理想的结果;也许投递了无数份简历,却石沉大海。但是,请不要灰心丧气。每一次的挫折都是成长的机遇,每一次的失败都是通向成功的铺垫。你们要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寒假的时间里,要积极关注教育部“24365智慧就业平台”、“安徽省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安徽新华学院就业信息网(https://jiuye.axhu.edu.cn/)和各大招聘平台持续推送的就业岗位,认真梳理各类招聘信息和政策资讯,全面做好应聘准备,积极展开求职行动。主动进行24365教育部“互联网+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等课程学习,不断加强求职就业能力提升。
三、勇担使命,扎根基层
基层广阔天地,青春大有可为。在基层,你们能够更直接地接触到人民群众,了解大众的需求,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投身基层,不仅能够锻炼你们的实践能力,还能培养你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无论是到乡村去助力乡村振兴,还是到社区去参与基层治理,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希望你们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服务国家战略,把目光投向活力四射的乡村基层,积极报考“特岗教师”、“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让青春出彩,让人生升华。
四、博闻慎行,提高警惕
同学们在积极拓宽就业来源渠道的同时,务必要提高警惕,小心谨慎,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始终将自己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求职时,通过合法的、正当的、信誉好的信息渠道来掌握和了解招聘信息,可以到各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公共招聘网站,以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推荐认定的诚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网站求职。警惕“黑中介”“培训贷”陷阱,凡遇预交费用、扣押证件、不面试直接上岗、超高薪资等情况,一定要慎之又慎。在应聘时,保护好个人信息,填写简历家庭住址等部分个人信息不要过于具体,应该把重点放在工作和学习经历上。接到招聘邀约后,尽量多和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亲朋好友沟通情况,冷静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及时上网核实相关信息,特别是要到市场监管部门的官方网站查询该用人单位注册或者备案情况,若查不到相关信息就说明该单位可能不存在。在求职或实习工作过程中,如遇用人单位提出不合理要求或扣押薪资等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要第一时间与家人或学校联系。此外,多向老师、学长学姐请教求职经验,他们的建议和指导能够帮助你们少走弯路。
亲爱的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激励全国人民:“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无论你们身处何方,从事何种工作,都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充满信心,勇毅前行。母校会一直关注着你们,期待你们在各自的领域绽放光彩,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衷心祝愿每一位同学前程似锦,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