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不可毕业时才“临阵磨枪”

春江水暖,“小鸭”先知,大学生们在这个求职季中演绎着各自不同的求职故事。我们能够从不同人群、不同角度,大致拼绘出今年大学生就业中的一股暖潮。这些个案有成功一面,也有不尽理想之处,因此记者请几位“主人公”现身说法,并结合就业指导教师的观点,共同探讨大学生如何在就业大潮中把握冷暖之变。他们说:从新生到毕业生不可一晃而过,不能到就业大门前再“临阵磨枪”。

    专业冷暖,辩证看待

    在这一系列报道中,所涉及的学生基本出自特色鲜明的专业。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初入高校所分专业,便是其就业时的专业。作为就业长路的“原点”,学生尤其看重专业。不可否认,各专业“温差”不小,有热、有火、有冷还有冰,但专业“温度”并不代表就业“温度”。

    复旦大学的陈玲玲是以“末位志愿”就读文博系的,她直言:2006年考大学时,文物与博物馆专业还是冷门中的冷门,全班20多个人,四分之一同学都是“服从调剂”而来。不过等到临毕业时,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单品拍卖价连连破亿,社会上的“收藏热”也使这一专业升温,不知不觉间,文博系从“调剂专业”变为大二学生的“转系热选”。

    专业冷暖有时就是如此转化。基于这种趋势判断,不仅要求学校、院系在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方面应需而变、应时而动,也需要学生带着辩证眼光去看待。上海中医药大学黄钟妮原本一心想从医,进入中药学专业后一度考虑调换专业。后来她才意识到,该校中药学科在全国高校同类学科评估中排名首位,而且当今医学界系统诊疗、全身施治的理念,以及全民养生保健的观念不断发展,这些对传统中药专业都是利好。

    眼下,这两位学生都如愿以偿,从非首选的专业走上了自己首选的岗位,且都专业对口。从中可见,她们当初的理性选择、抱定的专业信仰都没有错。她们身边的就业指导老师认为,一般而言,所谓“小众”专业往往也有特定“出口”,就业形势有时比“大路”专业更为乐观。

    认清自我,个性规划

    预则立,不预则废。记者通过对就业大学生的采访报道发现,相当部分就业成功者都具有一定的职业规划,而且规划得较早、较细、较远。即使在同一专业中,每个学生也拥有不尽相同的特质,因此规划职业必须认清自我,做到个性化。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应届生王进,如今已是一家大型香精香料企业的骨干研究人员,专攻“咸味”。对于当初从“香精香料”大领域,走入模拟肉类香型的小范围,他着实挺有策略。

    香精香料专业是学院头牌专业,分为调香、应用、市场三大块。小王考虑到自己性格不算开朗型,加之喜欢研究,就规划着向“调香师”迈进。但调香还可细分为“甜味”、“咸味”,前者主要应用于糕点、糖果等,国外已有长期研究;后者主要模拟肉香,国内还有较多空白,市场空间也大。权衡再三,他选择了后者,一路跟着院内名师,成为高徒之一。

    与王进相比,陈玲玲、黄钟妮则没有走研究型道路。陈玲玲说:“大二时我尝试对福建土楼进行课题研究,感觉自己发现蛛丝马迹、给出创新见解有些吃力,还是更擅长搜集整理资料这类工作。”由于本就选填过经济类专业,她很快调转“枪头”,决定投身艺术品拍卖业。黄钟妮也告诉记者:“我入校后做过职业趋向测评,认识到自己外向型特点,与从事咨询、销售行业比较匹配。”于是,她结合中药专业,与众不同把自己“规划”为中药市场人员,写下一份十年期职业规划——从医药企业销售员做起,逐步转向医药市场管理和策划。“现在,我跟那份规划一样,开始了职业第一步。”

    学有侧重,课外补益

    大学时代如白驹过隙,不少学生因目标不明而学习散漫,就业竞争力由此减弱;反之,有预案、有规划,则可增强学习与实践的针对性,两方面相辅相成,强化特定素养。

    高校选修课程五花八门,不少学生学会了有的放矢。学中药的黄钟妮为了适应药品销售的职业需要,不仅学好基础课程,还加修《公共关系与礼仪》,甚至管理类课程;学文博的陈玲玲聚焦艺术品拍卖的就业方向,在玉器、瓷器、书法绘画史论等专业课上,常常抢在前排就座。

    契合就业需求的社会实践,也成为这些学生的“课外补品”。作为一个工科女生,上海机电学院的付春艳最近进了沪上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她拿到录用通知书的“筹码”不仅是奖学金,更有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专利和奖项。她所在的电机学院副院长蒋春敏介绍,付春艳加入男生居多的科创团队,从大二起搞出两个项目,拿到两个专利,还得到市级奖。像她这样获多项加分的外地本科生很少见,不仅找到了好工作,还有望拥有上海户籍。“调香师”王进也对自己的参赛和实习经历津津乐道。“我在校内调香大赛中调出了‘王记牛肉’的香味,还南下深圳实习,为企业解决了甜香料的色泽难题。”

    按照应届生们的说法,就业是毕业时的事,可绝不能等毕业时再去做。